close

從小我就不喜歡寓言故事,短短的動物對話,幾百個字一下就看完,但是對故事的啟示,不是全無共鳴就是覺得陳腔爛調,多是教人要學智慧、機敏、有愛心、防小人,不如看小說或漫畫來得有趣。
  不過,近年來卻漸漸喜歡上寓言,覺得在那麼簡短的對話或故事中,居然蘊含著如此雋永的道理,讓人回味無窮。舉凡莊子(369-286 B.C.)、伊索(Aesop 620-560 B.C.)、紀伯侖(Kahlil Gibran1883-1931)、托爾斯泰(Leo Tolstoy1828-1910)等人的作品,都讓人百讀不厭,有些故事不說明啓示,讀者不一定明白作者要說的是什麼,這樣也很好,表示讀者境界還未到,人生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。
  其中紀伯侖有一個〈珍珠〉的故事,和托爾斯泰的〈兩兄弟〉,雖然內容不同,但我覺得有異曲同工之妙,很有意思。托爾斯泰是俄國的大文豪,因為《戰爭與和平》及《安娜卡列妮娜》兩本小說太出名,掩蓋了他其餘的創作,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其實還寫童話故事,〈兩兄弟〉便是他寫給孩子看的作品之一,因為其意涵深遠,我認為當成寓言來讀也不為過。

紀伯侖是出生於黎巴嫩的阿拉伯人,不過小時候即移居美國,故多以英文寫作,他最著名的作品《先知》是哲學式的散文,已翻成多國語言傳誦。不過在我家,這種書被打成禁書,而且絕對不可能以英文版本出現,他的〈珍珠〉是收在《鯨魚與蝴蝶》一書之中,因為是中文版,又以童書的形式編排且搭配美麗的插畫,故未被白熊發現。(我家的安檢制度,哎~)

〈兩兄弟〉的故事是講有一對兄弟,哥哥喜歡平實安穩的生活,弟弟喜歡冒險犯難的日子,於是弟弟離家經歷許多風風雨雨,最後又隻身歸來。哥哥驕傲自己平穩過活最實際,不曾好高鶩遠;弟弟自豪自己走過千山萬水,看盡人生風景。我說這個故事給學生聽,問他們想當哥哥還是弟弟?結果兩者兼有。

〈珍珠〉是說兩隻在海底的蚌的對話,一隻說:「我的身體裡有個又重又圓的東西,我感到很苦惱。」另一隻得意道:「謝天謝地,我並不覺得痛苦。我裡裡外外都很好,也很健康。」有一隻蟹經過,對健康的蚌說:「你覺很好很健康,但你的鄰居蘊育的卻是一顆極美的珍珠。」

我沒有說過〈珍珠〉的故事,但我相信也有學生想當健康的蚌。人生的選擇沒有是非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自己。在希臘的阿波羅神殿的殿前刻著「認識自己」(有五位哲人被認為說過這句話,較有名的大概是蘇格拉底和畢達哥拉斯。)其意義在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夢想,下回當你為理想感到痛苦懊惱時,別人卻滿足著自己的幸福快樂時,你便明白,你們要的是不一樣的事物,你們看的是不同的風景。人生有不同的境界,而你選擇自己要的方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